從2019年開啟5G商用元年
到前不久5G牌照發放一周年
短短一年間
5G市場規模大幅增長
驅動了云計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加速建設
“光模塊”也隨之突然爆紅了
初次見面,第一個問題
簡單來說
就是咱們現在能舒舒服服地上網沖浪
是需要一些設備和工具(基礎設施)
來幫助網絡數據傳輸的
“光模塊”就是在這些基礎設施中
非常重要的一個器件
5G的橫空出世
掀起一波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大潮
讓光模塊一下子紅得發“燙”了
為什么?
做個比喻你就秒懂了
我們將網絡數據傳輸的路徑
想象成1000米的跑道
4G所傳輸的數據就像長跑運動員
速度并不是很快
但節奏穩定足以輕松跑完全程
而5G所傳輸的數據則像短跑運動員
速度超快
但是可能跑個100米就大汗淋漓了
如果想要繼續跑下去
就要在途中設立多個云計算、數據中心
這些基礎設施作為“中繼站”
否則他會因熱虛脫而半路昏厥
“中繼站”多了
應用在其中的光模塊的需求量自然也就更大了
回過頭來
由于當下海量數據的暴增
人們對傳輸速率和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
相比4G
5G的先天優勢包括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
匯成一個字就是 “快”
但是這也給通信基礎設施中的各類器件
在信號轉換和數據傳輸上
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帶來更大的負擔
當然
作為基礎設施數據傳輸過程中
不可或缺的光電轉換器件
光模塊在5G時代所肩負的重擔也隨之增多了
舉個爪~第二個問題來了
這還得從光模塊的原理說起
在以激光作為信息載體
以光纖作為數據傳輸媒介的光通信時代
光模塊(Optical Transceiver)
是連接光設備和光纖的核心器件
負責在數據傳輸的發送端把電信號變成光信號
通過光纖傳送
到了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
嗯……可以想象成一個轉換工廠
在4G情況下
數據傳輸量小,需要點亮的燈泡少
所以不需要跑的太賣力
就可以完成電-光、光-電信號轉換的工作
5G就不一樣了
數據傳輸量大,需要點亮的燈泡非常多
所以就要拼命跑才能把所有燈點亮
對于“光模塊”而言
極大的傳輸量
這就變成過重的負擔
像上面的運動員一樣
最大的問題就是過熱導致故障
接收信號出現錯誤,甚至會燒壞光模塊
所以
要保障光模塊具有良好的工作狀態
散熱(導熱)性能很重要
而光模塊里常見的導熱材料
多為導熱墊片和導熱泥
現在,陶氏公司隆重推出
6.5W / mK的高導熱率
擁有極佳的導熱性能
單就效果而言
導熱墊片(Thermal Pad)和
導熱泥(Thermal Putty)
針對高速光模塊越來越嚴苛的散熱需求
顯得力不從心
散熱效果有限
6.5W/mK的導熱凝膠(Thermal Gel)
在初始狀態下
較好的流動性填充界面孔隙
完全固化后
可發揮其極高的導熱性能
散熱效果明顯
不僅如此
陶熙™ TC-3065新型單組分導熱凝膠
完全固化后
無油率和超低VOC揮發
可大量減少傳統有機硅產品
存在的硅油污染問題
因此極大限度避免信號傳輸的問題和故障
打個比方
有人戴著眼鏡跑步
如果滲油和揮發物的問題不能解決
這就相當于在跑步發電過程中
大量發汗蒸發造成眼鏡片起霧
就會看不清腳下造成跌倒
是不是很棒!
陶熙™ TC-3065新型單組分導熱凝膠
還有更多技能點:
60 g / m的高擠出速率
輕松支持自動點膠和絲網印刷
施加高壓時黏合線厚度可薄至150微米
......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1Qod9xTCyRgMt4dFAHPEg